31/3/2022

別了......

這是一篇悼念故友的文章。

三月初的一個上午,得悉一個朋友離世的消息,那消息來得非常突然,沒有心理準備之餘,連只是理解也難。

後來從共同好友那裡得知,朋友是因癌症病逝,但由身體覺得不適,被斷診至離開,只是短短一個月之內發生的事。今年二至三月是香港疫情肆虐,正是大部份人連家門也不敢出的日子,他生病的消息沒有很多人知道。一月底二月初在他FB,還看到他祝賀友人生日或說笑的更新,誰想到再次收到他消息會是這樣。

他生前算是個半公眾人物,因工作關係結緣的朋友非常多,而且他是個活躍健談容易相處的快樂人,所以他突然的離去令很多入悲傷。而我,就一直處身在有點「無法理解」的狀態。我不是說不知悉他已離世這事實,而是對於他已經不在,亦不可能會再見面再聊天這現實沈澱不來。大家都知道,過去兩年的疫情,因為怕染病又好,因為各種社交距離限制都好,好多朋友都少聚會少見了,這個日常漸漸大家也開始習慣,但是心裡總覺得,等疫情過去社交回復正常時,就可以跟朋友們再多聚聚。我對他離開的事實沈澱不了,大概就是這個狀態,總是覺到還是會看到他在FB更新,過幾個月還是有機會再見面的。

也因為疫情問題,起初並不知道他會不會舉行出殯儀式,我有想過,如果不能向他鞠躬送別,不覺他已離開的感覺應該會更強烈,那倒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可能心裡就會繼續想,總有一日會再見面的,就像以前我已移居海外,不能常見朋友一樣。

但其實,即使是已移民,他也是我少數每年回港,都會相約一聚的朋友。那十年間,我前夫跟我回香港探親只有三幾次,而且為免他被迫呆坐面對聽不懂廣東話談話,我一向都不會帶他見我的朋友。十年間,他只跟我出席過一次朋友聚會吃過一頓晚飯,見過我兩個朋友,而剛離世的故人,就是前夫僅僅見過那兩個朋友之一,對他的印象,一定比只聽過名字的朋友深刻很多。我告知前夫他突然離世的消息,前夫也感意外悲傷。

上週六,他家人為他辦了出殯儀式,雖然心裡不想接受他已離去的事實,但我想向他鞠一個躬的意念更強。

那個下午,在殯儀館禮堂內聚集的親友,應該是我在疫情下同一個室內場所,見過最多的人群,想進禮堂鞠躬道別的親友擠到外面走廊,各人亦不太久留想讓出空間/座位給一直來的人。大家就會明白,他的離去是多麼令人婉惜的事。

假以時日,這個相識接近三十年的朋友已離去的事實,應該會明確點吧。但坦白說,有時候,我仍覺得多年前已離開的妹妹,好像仍在,總有一天大家都會在同一個國家,可以見見面。這是因為我自己性格的問題,還是因為我遊子般的生活導致?我也不清楚。可能沒有親身見證,朋友們生病後,身體漸漸衰弱的樣子,也令我很難完全接受他們的離去吧。

以下是我在友人FB上寫下的道別語一少部份(抱歉是用廣東話):

.....“一個從來唔說教,但係已經為非常多,有幸認識佢就已經得到正能量嘅一個存在。XX令大家見證到,即使做人做事光明磊落有腰骨,都唔等於要終日愁眉苦臉滿腔怒氣怨天尤人,過日子一樣可以快活輕鬆,唔駛個個變成悲劇英雄咁誇張。就單只呢樣,已經足夠。”........

朋友,很慶幸去年我閒著家沒工作時,跟你去飲了兩次茶。多謝你多年亦師亦友的關懷及信任,亦感謝你一生為香港新聞及傳播界帶來的貢獻,永別了!



(後註:如果讀者們知道我寫的是誰,亦希望大家不要在留言寫出來,我不希望搜尋他名字時,搜尋結果會被引領到這裡,謝謝。)








2 則留言:

  1. 這篇文章很牽動到我思緒,因為疫情,特別感受到死別的無奈和難過。總覺得Ceci喺情感上對自己比較殘忍,換轉是我,不太想見到對方漸衰弱或過身後的樣子,寧願永遠記著對方壯健活潑的模樣。朋友,妳也要好好保重呀,時間不會沖淡一切,但會讓我們習慣那份不捨和傷痛!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唔知道我係殘忍,定只係奇怪,幾個非年老就已經離開咗嘅朋友,我都無機會見到佢哋發病後嘅模樣,但亦都因為咁,我有時仍然覺得佢哋健在,喺我腦海入面,佢哋仍然停留喺最後一次大家見面食飯傾計嘅印象。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