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2021

廢話少說家族

大家的家庭平常是怎樣溝通的?

現代社會,一個家族聊天室應該每家必備吧!我的家當然也一樣。

其實我不知道其他有年老長輩的家庭是怎樣運作的,我家兩老都已到八十歲,但兩位都會用聊天室軟件Whatsapp,我老爸更時常出現在FB。但我們一家都有一個習慣,就是所有人都不用Whatsapp的語音訊息,可能我們都覺得,要別人聽自己的語音是很打擾的事情。(坦白說,我自己就有點討厭一些人在公眾場所大大聲地聽語音訊息。)

不過雖然有個聊天室,但我家人仍是貫徹一向廢話少說的習慣,並不會在那裡噓寒問暖,或無聊地閒話家常。那個聊天室,主要都是用來大時節時約吃飯,或者家人生日時送個簡單祝福語之類。雖然算是有點私隱,就容我在這篇文章透露一下,我一家一向是如何溝通的......

(註,我把姐弟等的名字改回親屬關係,“弟婦”就等於其他華人地區叫的“弟妹”,另我的二姐跟大姐的兒子,都在溫哥華生活。至於弟弟的兩個兒子(廸/溢),怕麻煩我就沒有修飾他們的名字了。我媽媽用簡體字,因為她習慣了用WeChat跟國內的親戚聯繫。)

先是兩星期前,約吃飯的短訊。


去年約吃中秋節晚飯的短訊。


大家有意識到什麼?就是我們一家極爽快的性格,是貫徹一家人上上下下都是這樣的!我年輕還未出來工作時,是不太覺得自己的家,跟別人的家,有什麼大分別,可能大家求學時,同一屋簷下仍未獨立,家庭結構及家居安排都簡單些。但後來從同事們/朋友們聽到的日常煩惱,我才愈來愈發現,原來我的家比較另類。當中最大的原因,應該是我父母親,都很怕麻煩,也從不會為些小事埋怨這投訴那。

以下是前年約慶祝爸媽生日晚飯的短訊。我們之前一次見面,是同年六月合併慶祝父母親節,那一次我已因為要去防彈的Fan Meeting而缺席。


是的,我們一家要約齊整家人,一向都不容易。我大姐三十多年前大學畢業後第一份工,就是當報紙記者,三姐也在媒體/電視台當PD三十多年,而二姐未移民前,工作上有時也需要大節日上班,我就時常不在香港居住,至於父母自我們還小在學時,更有每年農曆年倆老自己在國內跟親戚過年的習慣。因為以上種種,我家一向不認為節日慶祝的飯桌,要在節日「正日」當天舉行。我是出來工作後,才開始聽到周圍的人,會煩惱爸媽/夫家/娘家的長輩們,為爭奪誰哪天去哪家吃飯,或不能在正日出現而不高興的情況。

而且這更是國際性的煩惱!因為我移居美國之後,兩個繼女的媽媽,與我的奶奶(其他華人社會指的婆婆),會為兩個繼女在每個大節日,從早到晚的安排,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出現等等,這兩個女長輩每次都會投訴這投訴那,令兩個女孩夾在媽媽與祖母的中間(有時再加上她們男朋友的家),趕來趕去也總是不能滿足所有人而感到壓力。其實我老爺奶奶都已退休,我跟前夫的工作時間也很正常,我們一家真的在哪一天過節都可以的,我亦試過叫前夫嘗試勸奶奶在其他日子過節,因為繼女真的為此壓力大得哭過,我覺得這樣為難後輩很可憐!但我前夫說這是地雷不可碰,怕奶奶會就此再投訴或激動起來!我上年辭退的工作,那幾個下屬都已婚,也有為每一個節日,尤其像是父親節/母親節,農曆年初一等等,如何安排出席而與各方爭吵不段。至於我自己的家?約不到這天就約另一天,真的協調不到就缺席吧,實在沒有什麼大不了。節日慶祝的原意,不是一家團聚高高興興嗎?面子重要,還是一家人高興又安樂地聚首更重要?

一個家族,通常都有一個主導中心的長輩,而我的家就一定是我媽媽。爸爸現在因為年紀老邁,有時反應不太快或記憶力沒以前好,但仍是個性格隨和的老好人。而媽媽的腦筋與反應,即使現在已超過八十歲,但仍跟我小朋友時候一模一樣(其實有點可怕,因為不看外貌,你說她是三十歲也可以)!我媽媽性格,堅強理性又獨立,我這個女人身體男人思想的存在,應該有百分之七八十遺傳她吧。以下是去年她與爸爸兩老到醫院做眼科手術的幾個短訊。


是的,她就是那種自己在2時30分做手術,然後回到家只靠單一只眼,自己回訊息說沒事的人。(另外,我弟婦是我家族最關心長輩的一個,是真心的那種。)

我在以前的文章也寫過,因為我爸爸媽媽都是堅實支持民主支持人權派,而且不是口號式而是用實際行動反映出來,例如我大學時代不停出外街頭示威抗爭不會被囉唆,到尊重我們幾姐弟人生選擇取向等等。所以,多年前香港佔中運動後期政府的鎮壓,到前年反修例運動引發的一連串示威抗爭等等,在我家永遠不會出現,因為老一代保守只求生活安穩,與年輕一代價值觀不同而發生家庭衝突。

你看我爸媽,去年很多人為免被黑警當街肆意騷擾而不敢穿黑衣服外出時,他倆為當黑衣人而感到自豪,而且還向是初中及小學年紀的孫兒炫耀,我家的家教,是這樣進行的。


另外以下就是前年11月,在香港反修例運動展開後,第一次區議會選舉當日,正是我弟弟的生日,我家通常在各人生日當天,會傳些簡單祝賀短訊。但因為當天選舉大家忙著留意新聞,沒有人記得,直至凌晨2時多,媽媽仍在看選舉點票結果,才突然記起來....... (是的,為了第一時間得悉選舉結果,我媽媽通常在各種選舉日當晚,都會通宵不睡看24小時新聞。)


我家各人生活的自由度很高,沒有任何人會對別人的私事指指點點,但對是非對錯的教育卻很嚴格,這是到現在第三代,三個孫兒的家教仍是如一,而且我們所有長輩,都可以直接訓示他們的。在加拿大讀大學的姪兒(大姐兒子),去年武漢肺炎肆虐時,在溫哥華市中心一所很大的醫院內的實驗室實習。我們當然不會像那些無知自私長輩那樣,說醫院很危險叫他請假不要去實習之類。但當時全球都出現防疫物資短缺情況,加拿大也一樣。姪兒在醫院實驗室工作,我們也問了他關於口罩供應的情況..... 


我二姐是姪兒在溫哥華唯一親人,但這個大姨,也是對他的一切管得最嚴厲的一個,罵他很直接不留情,連姪兒自己的父母親(我大姐姐夫)也怕了她!幸好我姪兒是個很乖很聽話的年輕人,不至於起大衝突。其實大家都知道二姐是為他好,只是背後我們都會笑她是“虎姨”。畢竟,她也在溫哥華照顧了這個姪兒八年了。

最後放兩段不嚴肅,較攪笑的訊息。第一段是我老媽向孫兒認錯(我家個個人人平等,沒有什麼純粹因為是長輩,就可對晚輩不尊重或無禮的情況)。第二段是老媽用她一貫串嘴式幽默,諷刺我二姐一翻!




可以說,平時有人說我帥氣,思想行動冷靜理性等等,當然我自己做人的人生態度很重要,但其實跟家庭背景與家教關係也很大。我現在身體年紀五十歲,但生活行動思想等等,跟一個二十多三十歲的青年人差不多,其實就跟我父母現在八十歲,但思想及生活仍活得像個三十多歲一樣。在我的家,長輩除了貫輸正確是非對錯價值觀外,並沒有什麼一般世俗期望,我爸媽比現代很多年輕父母的思想還開放。當然,在我們幾個姐弟成長的過程中,也不是完全沒有跟父母合不來,關係緊張的時候(尤其是跟硬性格的媽媽),不過現在我們都是中老年人了,媽媽近十年八載也比以前“和善”,所以我們即使每年只見面幾次,不見面時也不會互相聯絡,但真心說,我家上上下下關係很不錯,我們都是幸運的一群。





















6 則留言:

  1. 你哋好斯文客氣,文鄒鄒,我同長輩 facetime 多。

    回覆刪除
    回覆
    1. 可能一來我父母年輕時都有機會求學,算是有文化的人,而且至今也有每日睇報紙或者閱讀嘅習慣,我哋自己一家文字溝通上,好少寫廣東話。至於客氣,就係正確嘅,雖然我哋真人見面時,有時說話會有啲"串",但上上下下就一定一定唔會無禮貌。

      刪除
  2. 好好彩,我地從來只係兩條友仔過節,唔洗煩呢啲野,雖然主子屋企本身有長輩住喺多倫多,但我地廿年來從未約過見面,知道對方仍然存在,都只係因為各自拜山時,會見到對方買嘅花,哈哈!

    又,我奶奶就係妳講嗰種鍾意用語音功能嘅(煩)人,我有時唔聽就算。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真係非常超級怕用語音功能嘅人,實在太過intrusive。我屋企只係試過用一次,就係舊年農曆年,父母仲喺大陸過新年,但因為武肺聽聞香港會封關,我哋問佢哋會唔會早啲返香港,但因為大陸唔太用到Whatapps,阿媽第一個文字訊息睇唔到,佢被迫用語音功能用幾秒話我哋知會提早返香港!我哋係去到咁大件事,至會用語音功能一次!哈哈!

      刪除
  3. 六合彩,我哋都中過。。。40蚊😂 凈睇文字,覺得你成家人都好爽快,我哋屋企鍾意以圖代文,傳圖片嘅次數多過寫字哈哈(例如細佬同朋友仔出去挽時會發照片給大家睇)!

    回覆刪除
    回覆
    1. 唔同generation一定有唔同嘅溝通方式。我哋嗰代,如果有讀過時,都係用文字為主。我個家族聊天室都會有照片,通常時兩個細孫去玩去旅行之類。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