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提到爸爸工作每天早出晚歸,而媽媽在生了姐姐後,就留在家當全職主婦,持家的責任,就自然落在媽媽身上。
諷刺的是,媽媽可算是一個比較懶的人,對家務、照顧小孩等家庭主婦的職責都不感興趣。這可能是因為她年輕時是富貴人家的女兒,成長都有「妹仔」服侍所至。
什麼叫做懶?舉些例子吧。
媽媽不喜歡早起,故從未在我們上學的時候同時起床,我至今未吃過一次媽媽煮,甚至買回家的早餐。
家務在我有記憶以來,就是我們姐弟分工做的,二姐8歲開始煮飯,每天的打掃,洗碗碟,洗熨衣服,都是我們負責的。媽媽除了煮一頓晚飯外,基本上是不會做其他家務的,我們就是媽媽的妹仔。
童年可怕的回憶,有兩樣令我特別深刻。
小時候,我們是用火水爐燒熱水洗澡的。我也不記得從幾多歲開始,要自己從高高的灶頭抽起一大煲熱水再混凍水作洗澡之用。因為太年輕,個子小又矮,抽起水煲時雙手要提高過我的頭才能拿起水煲。我一直很害怕會不夠力,水煲會拖下火水爐引至火災。我想說的是,我當年只是小學生(因12歲搬到較大的單位後終於裝了熱水爐),小時候瘦得像皮包骨,一煲熱水就相等我三份一或四份一體重。
時至今日,我仍偶爾發有關滾水或火水爐的惡夢。
另一樣害怕的,是小時候生病。
平時自己照顧自己已習慣了,但做個小朋友生病不舒服也希望得到關懷吧。每次病到自己覺得需要看醫生時,都很害怕,因為跟媽媽提起生病一定捱罵。或許她怕麻煩,或許她怕付醫藥費打亂預算,總之向她提起要看醫生一定捱罵。罵完之後,還要自己換衣服,自己獨個兒去看屋邨裡的醫生,回家自己定時定候吃藥,因為沒有其他人會照顧你。
小時候不懂得比較,不知道什麼是被照顧,只是在生病時,才會覺得自己真的很可憐。
或許你會問,其他姐弟呢?不互相照顧嗎?
媽媽一直教導我們每一個要獨立,遇到問題要自己解決。其中一樣令我最遺憾的事,就是媽媽沒有鼓勵我們要相親相愛。她從不會叫姐姐們照顧我們,不會叫她們帶我們上街或一起玩耍。有時候,她在言語間還會離間我們,我最記得的是,小學我們讀同一所學校,媽媽總是在鄰居親戚面前說:「小的兩個(包括我)讀書比大的三個差得多。」(我小學時,成績最差是全級考第六。)
慶幸我們姐弟妹間從小不爭吵,不互相妒忌。但因為從小就有各自的生活,各自的朋友及生活圈子,故我們很少交談,基本上是沒有交談過。可以說,雖然我很愛我的姐弟,但對他們實在陌生。
如何陌生?我們不向家人說自己的事的例子有:
大姐結婚時,我們全家才第一次見大姐夫。
二姐在申請移民成功後,準備離港前才通知家人。
我亦是在移民前幾星期才通知家人,當時他們未見過我的未婚夫。
對三姐的生活,我們更一無所知。
活到今天邁向40歲,我沒有跟任何姐弟吃過一頓飯。
或者你會說,有心不太遲,現在仍可以開始關係。
我想,我們都接受了「家」不是可傾訴的地方,我們從沒談過「家」的問題,即使過節吃飯,也只會談論一些跟自身無關的事。雖然我很喜歡我的姐弟,他們都是正直、心地善良又負責任的人,但我們的陌生程度,已有點「蘇州過後」。
我只好說,身為父母,一定要教導子女要相親相愛。
說了這麼多,那媽媽是否一無是處?
當然「不」!
媽媽可能不太愛錫子女,但不重男輕女,而且十分正義。
是媽媽從小堅持我們一起看新聞、看報紙、關心社會、關心時事。
是媽媽令我們有良好的家教。小時候出外吃飯,她一定不讓我們四處走或打擾別人交談,在外走路時一定要一個跟一個,不能一字排開阻礙其他人。
是媽媽令我們有極大的自由,你可以說她不理我們,但從小就教導我們是非對錯,即使有極大的自由,我們沒有一個學壞。我們挑選中學、讀什麼科目、大學選科、職業、伴侶選擇,她從不批評,就是信任跟尊重。我大學主修哲學,你可以想像大部份家長的反應會是怎樣?
媽媽對大姐跟弟弟的兩位家傭都很好,所有你聽到有關對家傭不好的狀況,在我家一定不會發生。出外食飯一定提醒她們什麼餸菜有豬肉,甚至不叫有豬肉的餸菜免麻煩。我們一定等她們完成工作一起開飯。可以說,媽媽知道她們離鄉別井打工,對她倆比對自己的兒女還要好。
我長大了,見人多了,就知道這些都不是必然的。
還有幾件事,可以展示我媽媽是多麼前衛。
我大學時十分活躍於學生社會運動,示威遊行常有發生,遇到警民衝突就有機會在電視新聞出現。當其他同學們不停收到父母追電、被痛罵、被要求立即回家時,我是唯一一個不需要擔心這些的。媽媽在電視見到我,最多會說句笑:「電視影到你打呵欠,很醜怪呢!」
1989年,我中五畢業時有機會到美國當交換生。媽媽沒有為我出國作任何衣食的準備,只是叫在報館當記者的大姐把十多本六四屠城的相集帶回家,千叮萬祝我到美國時要向外國人說明六四屠城的事實。
你看我媽有多「型」。別人在煩媽媽囉唆,與姨媽姑姐多是非,與別人比較給兒女壓力,這種種在我媽身上都找不到。
沒有媽媽,我們姐弟妹就沒有關心別人、關心社會的意識。沒有媽媽,我們也不會有知識、有膽量、有智慧去應付生活的起與跌。
我曾面對過的經歷、接觸過的人和事,都不是大部份人遇過的(10個blog也寫不完)。我相信沒有媽媽,我根本不知道有這些機會,亦不相信自己有能力面對。
小時候,只會集中媽媽的不是,很怒她。但人大了,見識多了,尤其見到不同面貌的人,知道自己面對困難時的應變與他們的分別,就感受到媽媽對我們直接或間接的正面影響是多重要。
依我自己分析,媽媽實在未有因生活的改變而做好調節。爸爸咬緊牙關在地盤工作,媽媽雖然知道若留在大陸可能受更多苦,但突然由千金小姐變為屈在公共屋邨,一屋兒女,生活又艱苦的現實,她有點承受不來。媽媽是一個非常聰明,見識多的人,我想她原本一定對未來有更宏大的憧憬,只當一個家庭主婦,一個媽媽,我想她有不少的失望。
之前提到農曆年爸媽一定回鄉。其實解放後他們就很喜歡回鄉,一來探望兩個姐姐及他倆的好同學/朋友,二來鄉下擁有他倆生活最愉快的回憶,也可暫時逃離香港現實生活的殘酷。
成長的事,已經過去,為過去又不能改變的事纏繞太多,埋怨太多,就是為自己找藉口。我不想為自己找藉口。
那麼,是否現在一切正常呢?
我剛在去年9月回港,在爸媽家住了兩星期。這次是自從大學後第一次回家住。
每日起床爸媽已離去飲茶看孫,他們從不叫我一起去,亦不會問是否需要買外賣給我,我每天都是一個人到茶餐廳吃午餐。
第一個星期因時差調不好很疲倦,沒有多約會朋友。媽媽忍不住說了「為何你不出外?你在家食晚飯我又要苦惱煮什麼,你二姐回來時也不是這樣的,她有很多節目不用我煩惱。」
到第二個星期,我忍不住問媽媽「為什麼你們不煲湯?」知道女兒在海外沒有任何湯水,她就是沒想過為我煲湯。
這些也沒什麼。
我回港時剛是中秋節,平時我們多是晚上7時開飯的,今次媽媽突然提早到6時半,但沒有特別提醒三姐。三姐在電視台工作,很少可以節日放假,難得她那天放假,去了石澳游泳,知道提早吃飯後,已趕不及6時半回到家。
媽媽就是不等她,6時半開飯。
三姐7時多趕回家,其他人已吃完離開飯桌了。三姐獨自一個人坐在飯桌一角吃媽媽留下的飯餸。這是中秋節啊!我心裡很不舒服,沒有離開飯桌,靜靜坐在三姐對面看她吃做節的飯。
晚上8時,所有人已走了。我實在不明白為何不可以等三姐回來一起吃飯。晚上睡覺時回想這件事,我忍不住哭了。
其實到了第二個星期,我已經跟老公說我想回美國了。我是十分想念香港的,要令我想回美,你可以想像我在家的兩星期過得多不開心。
雖然我們都成長了,有自己的家庭/生活,但我的媽媽,仍然是那個不太愛護,不太照顧自己兒女的媽媽。
11111111111111 夜D再嚟慢慢睇 ..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1/20/2009 12:44:00]好長呀,真係要慢慢睇。
真係有好有唔好...每個人成長都有唔同的經歷, 我唔敢講你媽媽的對與錯, 因為我始終係局外人...但我感受到你內心的爭扎, 你媽媽影響到你的成長, 與家人的相處...我只能說, 關係係可以修補, 雖然大家感覺疏離, 但始終係你至親, 血脈相連......
回覆刪除我以前也有著不快的童年, 但現在, 我只想做到無憾, 唔想將來失去爸媽, 才驚覺自己沒有孝順過他們, 沒有照顧他們...所以我都會盡力的陪伴他們渡過晚年...
[版主回覆01/20/2009 12:43:00]我諗我哋仍然好孝順,如果家人需要什麼幫助,甚至器官捐贈,我一定不會猶豫相助。只是爸媽都好像不需要我們,不特別想見我們。
我這次回家第一天,爸媽約了中學同學打麻雀,說不會有晚飯吃,還勸我不要留在定阻住他們呢!我只好即時約髮型師電頭髮,在街逛了一晚才回家。
你媽媽不愛家務不愛照顧兒女, 把家務交由你姐妹們做, 我想起我媽媽都是邊樣, 你的童年和我有些相似 , 不同的我媽應該沒有你媽媽 宏大的憧憬,我媽喜歡賭$$以前放学回家她多不在家,應該不是去了打工,午飯也是爸爸求其煮,應該係把飯煲隔夜的飯再熱,再加罐午餐肉了事 ..
回覆刪除一路睇一路眼濕濕, 原諒我既眼淺~ 真係難為你, 仲要寫到咁詳細, 我諗你既心都唔好受!!! 父母唔可以改變, 姐妹兄弟間既情, 仍然可以有改善空間呀~ 但願你同你既家人感情慢慢變好, 更融洽!!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1/21/2009 06:26:00]都係過去咗嘅事啦,依家我都唔介意,只要同媽媽保持一定距離,其實我嘅生活都無乜受影響,起碼我父母唔係「大劉」同「梅媽」!我知道好多爸爸媽媽都唔會自自動動愛護自己嘅兒女,我父母都讀過書,懂事理,其實我已經好好彩。
其實獨立都有好有唔好架...最重要係佢地覺得開心就好了...唔需要太介懷o既...我以前都擔心父母, 想陪佢地多d...但現在哥哥生了bb, 我又半同居狀況, 佢地都叫我有自己既生活, 唔駛太擔心佢地...父母都想你好, 唔想自己成為兒女的包袱呢...到我將來有小朋友, 我想我也會如此...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1/21/2009 06:30:00]我爸爸媽媽依家生活真係幾OK架,飲吓茶,湊吓孫,得閑返大陸見吓啲朋友仔,仲有好好彩兩個身體都幾好。同埋我哋一家上下大細都習慣自己解決自己嘅問題,唔會成為其他人嘅包袱。
每個家庭都有佢既故事,你爸爸媽媽有自己既一套,好多時我地做子女既係唔會明既,但係做得一家人,就要珍惜。你回家佢地一定好開心,不過可能唔會表現得特別興奮,可能係老一輩既作風呢。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1/21/2009 06:37:00]我都咁大個人,其實我明佢哋點解會咁。只不過明還明,面對還面對,二姐都有話過返香港多數唔會再返屋企住,相見好同住難乜嘢年代都會發生。其實我十幾年無同佢哋住,只會大時大節食飯見到面。唔係今次返去,都唔係好記得媽媽嘅「奇特之處」,今次返到去好似時光倒流,當小教訓,下次會學精啲。
可能真係返到去飲吓茶,食餐飯,大家都會高興啲。
看着你的故事, 心裡很難受.
回覆刪除你很勇敢!!
[版主回覆01/21/2009 12:16:00]小時候不懂得太多,不懂得比較,到大一點懂事時,最難過(自己挑滾水)的日子已經過去,也就不覺得怎樣。
勇氣、膽量....都是可以從小訓練的,回想過來,其實愈年幼開始訓練,就愈容易,因為小朋友都有點天不怕、地不怕嘛。
我爸媽不是壞人,我很感激他們的教導。
睇完你呢篇blog,尤其中秋那段,覺得你媽媽真係有性格....
回覆刪除但另一方面諗,這樣長大嘅你們,會更加獨立,堅強...
我雖然好鍚個仔,但唔會縱,佢之前做parttime份工捧餐好辛苦,我都由佢捱吓...等佢知賺錢唔易
幸好你而家有個好家庭,將你希望嘅家庭生活帶俾下一代啦
[版主回覆01/22/2009 05:55:00]每一個年代,照顧下一代時嘅方法都唔同,以前就話唔好讚小朋友咁多,依家一個360度轉變,好似小朋友做到小朋友應該做嘅嘢,就要讚到佢哋上神台,攪到啲小朋友已經唔知道乜嘢至係「優秀表現」同「只係參與」嘅分別。
點樣喺照顧自己小朋友時能揸實宗旨,唔好俾周圍嘅人同壓力影響到,係一門好深嘅學問。
妳媽媽思想似西方女士,要子女獨立。 妳講得咁,依家啲細路唔識分「優秀表現」同「只係參與」, 好似最近日本十二個白雪公主嗰單嘢咁。我哋都要小心啲,唔可以縱壞菠蘿油。
回覆刪除[版主回覆01/23/2009 07:10:00]我覺得媽媽思想似男人,如果佢係爸爸,可能會好啲!
啲人成日話依家啲父母太害怕小朋友心靈受傷害,所以乜都讚餐飽,我覺得更明顯嘅係現代父母太虛榮,鍾意同其他父母,其他小朋友比較,自自然然就會不停讚自己個小朋友,或者俾壓力佢哋。
不過都仲有好多父母不面對現實,真係以為自己仔女乜都最好、最叻,最慘係啲小朋友喺咁嘅環境長大,之後面對社會先發現原來自己都只係一般,調節唔到。
童年的記憶中, 要病到無可挽回才得悻悻然一句: 去櫃筒拿三蚊落去福利會睇醫生..
回覆刪除有两次醫生問 : 細路, 你要入醫院, 發燒燒到,107 (105) 度, 點解你屋企無大人同你嚟 !
每次我都問 : 夠唔夠錢同我打枝針就得...
我想 : 可以落去福利會睇醫生已是恩典了...
很多事都前因後果, 只是自己剛剛要受後果啫!
放下, 為自己活, 遲了些, 也是好的!
謝謝分享, 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