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2015

我不平凡的家

在七八十年代的香港,一家七口擠在200多平方呎的公屋內,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家庭,會製做出我家的非一般香港人?

我之前有提過我媽媽不是典型的媽媽,一點都不賢淑,雖然沒有外出工作是家庭主婦,但不太照顧子女日常生活飲食,連家務也盡量推給年幼子女,是個非常懶惰的媽媽。

但人愈大,愈見得多世面,就愈覺得我媽媽都「好型」,也對我們幾個性格人格影響非常深遠。爸爸工作忙性格又比較隨和,我家的思想主導人一直是媽媽,即使不對我們有任何要求及控制,從旁觀察她也必然受她影響。

~  從小在擠迫的家內,我們只有一段時間是必須安靜的,就是每晚六時半無線播新聞的那半小時,全家人安靜地看每日新聞,是我們每個小朋友一出世以來一直維持的。我時常覺得,即使父母不向兒女教導什麼是「對」與「錯」,只要從小讓小朋友看新聞(當然不是偏頗的頻度),小朋友自然會學懂什麼是對,什麼是錯,人性的惡與善,世界有多大,自己身處香港有多幸福。我自己很不贊同一些為了讓他們留有童真,而刻意不讓年幼子女看新聞時事的父母,我家的第三代都是一直看新聞長大的,亦比一般同齡小朋友懂事、成熟、有同情心。現在我父母家也是有線新聞台長開,他們都不看任何電視劇。

不單只看電視新聞,看報紙也是我家從小必然進行的「家庭活動」,我們都不是只看娛樂版長大的人。即使到今時今日網絡報紙免費報紙盛行,我父母仍每天用7蚊買份蘋果日報,我家也是自1989年第一期沒間斷買壹周刊的忠實讀者。(噢,不必跟我討論壹傳媒的嘩眾取寵,我一家都有經驗作自我判斷。)

~  1989年北京學運最初期,我媽已預計這是一場非一般的政治運動,一早叫弟弟買了大量錄影帶,從一開始就守在電視旁, 將每一個電視台的每段相關新聞、評論、特輯,全部錄下來,足有幾十盒錄影帶。519日深夜李鵬宣佈北京戒嚴,我罕有地看到我媽媽哭。1989年暑假,也是我要去美國當交換生的時候,我媽一次也沒有幫我買什麼準備什麼,唯一有做的,是叫當時當報章記者的大家姐,向報館拿了一大埋好重的六四屠殺出版特輯,認真地叫我去到美國要向美國人講解六四屠城發生的事實。

任何大小的遊行示威,我父母從來不會叫我們不要去,即使我在大學「全職示威、兼職讀書」的年代,他們偶爾會在新聞看到我,或知道我們與警察有衝突或被拉,他們都從不過問。當年,我是全學生會全學聯,唯一一個在示威後不會有父母「奪命跟魂call」被罵被命令回家的人。

~  大學一年級暑假,1992年泰國軍方發動「黑色五月」政變,使用強大武力鎮壓示威者,新聞片顯示連躲在酒店的示威者也被軍人槍擊,死傷失蹤人數過千,當事件還未完全平息,曼谷剛解除緊急狀態令及戒嚴時,一個國際人權組織要去作調查及向聯合國人權委員長交報告,我有幸被邀當香港代表劉千石的義務即時傳譯,爸爸說危險,老媽只說了「不要被子彈射就行。」

我媽亦從不迷信,不單不拜神,更討厭其他公屋師奶拜神燒衣,所以我們小時候可以農曆七月十四去執拾其他人拜神拋下的零錢。我們現在一家七口也不迷信,只有大姐在中學時信了基督教。

八十年代香港政府「抵疊政策」仍未取消前,我媽鄉下有幾個後輩親戚(我們的疏堂表兄表姐)偷渡來到香港,都是我爸媽第一時間半夜三間,親自去付錢給蛇頭贖他們出來的,雖然媽的兄長我舅父也在香港,家的面積也較大也有主人房,但表姐表兄們都是一直住在我們家,直至找到工作可以搬走,我家試過200平方呎住9個人,連廚房晚上亦開了床睡人。這些不是我們血親的表兄姐,到現在也對我爸媽很好,某程度比我們更孝順。

我家講人人平等,不麻木遵從什麼「長幼有序」的亞洲人價值觀,年長的沒有義務照顧小的,小的也沒必要聽從大的。我們小學時,一天不知道誰提了:為什麼只純粹是早出世就可稱作「哥」「姐」?也沒有什麼絕對的價值與原因要得到特別尊重啊,對不受控後來出世的子女太不公平了!就在那天起,我家所有人,包括我父母,對我們所有兒女的稱呼都是在名字後加上,所以我們五姐弟就是四姐一哥,而且不只是在家這樣叫,在外也這樣叫,所以我們屋邨的鄰居,有些親戚長輩,至今仍會叫我們XX姐,夠前衛吧。

我們小學時已不用去拜年拜山,媽媽厭人太多太麻煩,說會代領利是讓我們留在家,我已經沒有太多一家七口從家出發去那裡的記憶了,只記得媽媽好在意不停叫我們「行埋一邊,唔好阻住條行人路!」

我家也好尊重個人自由與私隱,雖然父母都是讀書人,但小學升中派位選校排名時,全部由我們自己揀,連班主任企圖勸我媽為弟弟重選,她也說尊重弟弟的意願。連小學都這樣了,大學選科更不用說,出來工作選職業也隨我們,擇偶亦從來不會給我們任何說話與批評,一直單身也不會問不會說一句。他們不是不關心我們的幸福,但我父母對兒女的信任,是非一般傳統父母所能理解的。從年紀很小時,我們一家七口已有非常平等的關係

我媽雖然不算一個稱職的母親,但為人正值有義氣,可算是女中豪傑(不過是一個好懶惰的豪傑)。所以我們一家不遵守亞洲人社會、華人社會一向推崇的傳統文化、習慣及思想一點也不出奇。不拘泥這些外在的形式,或不常見面噓寒問暖,也不等於我們的感情疏離,其實我們都好喜歡好敬佩我們家的每一個,只可以話我們的長輩以身作則告訴了我們,身教,比言教,比形式更能對子女有正面影響。這兩個現在75歲的老人家,不單只比同一代的父母前衛,比現代的年輕父母更前衛也不為過,甚至比大部份西方父母更西化。所以,請勿用典型華人社會的傳統家庭價值對他們下判斷。

我老公見過我們家幾次,有時會聽我說家人怎樣怎樣,雖然知道我從來不打電話給他們任何一個,但也好奇怪我們一家七口,再加上姐夫弟婦見面時的「朋友式」和諧關係。唯一他不會質疑的,是我從來不會說他們半句壞話,亦非常愛護他們每一個,我也不羨慕其他常見面家庭的這樣那樣,讓我再選,我也一樣會選成為這個家的一份子。

現在你或者會更明白,我那天不怕地不怕,偶爾好串的性格,是從那裡走出來的。





14 則留言:

  1. 我地有好多相似的地方,父母都放 freedom 比我地,而衣食住行從沒缺少,佢地慳自己來成全我地! 所以我地幾兄弟姊妹都很任性。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哋相差一點......我媽媽唔慳自己架,佢每朝自然醒然後自己去飲茶,我哋早餐午餐夾埋一餐食。仲有我哋小學生時已出嚟做暑假工幫補家計全部上繳架!

      刪除
  2. 我記得從前六點半新聞音樂一出,真係家家户户都靜哂睇新聞架!還有,"一個好懶惰的豪傑"--->笑咗!

    咁“四姐一哥"嘅年紀差幾遠呀?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哋五差相差好短時間,66年9月至72年11月...... 六年時間,所以好自然無乜長幼次序。

      刪除
    2. 噢,係「五個」

      刪除
  3. Kind of surprised that your mom was a stay-at-home mom :)

    我也不羨慕其他常見面家庭的這樣那樣 <--- sometime, look can be very deceiving.

    回覆刪除
    回覆
    1. 佢試過出去做一年包裝工,但係佢唔捱得(一定無啲仔女咁捱得),又唔慣要早起身返工,做一年就無做喇,不過我哋細個時佢有喺屋企車衫幫補下,不過剪線/摺疊/送貨攞貨呢啲粗重嘢我哋做!: )

      我都唔知聽埋聽埋幾多同事朋友甚至陌生人講屋企人壞話,兄弟姐妹不和,為錢爭吵之類。我一聽到呢啲雖然偶爾會同情,但心裡忍唔住慶幸我哋姐弟個個和睦,永無爭執過。

      我爸媽大陸有樓收租,好多年前想加後代嘅名入地契,阿媽有問我哋寫細佬名有無問題(大陸地多數俾男丁嘛),我哋一個二個都話"俾細佬啦,我哋唔要",我考慮純粹係因為我細佬最孝順,對兩老最好,抵俾佢嘅。

      刪除
    2. 其實我覺得我阿媽最適合做"黑社會大家姐",唔駛點做,要夠膽、夠義氣、識睇大環境夠豪氣...... 啱哂佢。

      刪除
  4. Hello Ms. Chan 你們一家人好冷靜!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多謝探訪留言。

      係呀,我一家都超冷靜理性架,所以我出嚟做嘢之後認識啲會容易發脾氣,容易情緒激動嘅人時,好唔慣,有啲驚咗佢哋。

      刪除
  5. ceci:
    ~有freedom 嘅家庭, 你哋先會無顧慮做自己嘅事!!

    回覆刪除
    回覆
    1. 對,從來我屋企....自由,都係a given,絕對唔需要爭取,所以我哋五個都無需要反叛。

      刪除
  6. 妳老父真叻,一手養大五個加個内助,重要個個讀到書,超讃,我老父生6個阿一阿二小學後便半工讀帮家3,4,5,6才能有中學讀,托頼雖然也是小交談,但親情也在.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老豆一直都係我偶像。不過養我哋好平,住舊公屋讀書唔駛錢,係一日兩餐,我哋個個都小學就做暑假工幫補。至於讀書,係遺傳啦,老豆阿媽讀書都唔錯架。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