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都很少寫時事性文章,不過這個題目,我想寫一寫,因為這影響地球上每一個人,包括正在閱讀此文章的各位。
我時常在推特,都會看到阿米們不停埋怨,想買周邊但官網不是不寄這個國家就是不寄那個國家,到可以買了,國際運費又高到恐怖的程度,真的連這些都克服了,買下的東西不是遲遲不寄出,就是預定的發貨日期不停延期,總之,要買到及收到周邊,簡直是奇蹟一樣。當然,亦有不少阿米,把高昂的運費歸咎成防彈公司HYPE的貪婪。
在疫情較早期時,我都寫過丁點關於國際物流,在武漢肺炎肆虐初期時受到的影響,因為那時各國突然關國境,全球的客運航機,差不多都停飛,而跟著這些原本上面載人,下面載貨的的載貨量,就一夜之間消失了。亦因為當時全球對防疫設備如口罩、消毒設備及消毒液、醫療設備等等都出現搶購搶運的情況,有自己機隊的國際空運物流公司如DHL, Fedex, UPS等等,其速遞/空運費用,也瞬間以倍數急升。
我時常都聽到人埋怨,為什麼現在郵局這裡不能寄,那裡又不能寄。大家好像忘記了,一般郵局的空運價格,是已限死不能隨便更改的。現在客運量大減,剩下的都是要所有商人以海鮮價競投的,你覺得香港郵政出的價錢,跟其他可向顧客隨便上調運費的商人能比較嗎?之前HYPE很長時間不供貨給馬來西亞及台灣的阿米,並不是因為什麼防疫限制,其實大家都知道韓國仍是有貨物可到該兩國,只是因為日常來往兩地的航班太少了,HYPE根本不能以大家可接受的價錢拿到空運量。香港沒有停過,因為幸好我們來往首爾的航班一直未停過,而且每日都有幾班直航機。
不經不覺,大家在疫情底下生活都差不多兩年了,疫苗又已在年初,在某些國家開始打得到了,大家以為國際物流的情況應該有改善了吧。
事實與大家的期望,相反了。
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這幾天英國因油站缺汽油而令車主周圍找油,前幾天美國Costco也對一些生活必須品限購,亦有媒體報導,呼籲美國人要現在就完成購買聖誕禮物的,以確保在聖誕節前收到貨。來我這裡看文章的訪客,可能很多都年紀尚輕,仍未需要負責一頭家的日常開支,但亦可能聽過今年的通脹嚴重,這是因為所有商品的原材料支出上升,也是因為運輸費用的上升,有時因為運費已高於售出商品後的盈利,所以直接不製造/不售賣了。例如來自美國的新奇士橙,今年差不多絕跡於香港(生果很重售價又平),我前陣子在街市見過,一個新奇士橙賣$2-30!淘寶更有假新奇士橙賣。
今日的CNN新聞網頭條,就是講國際物流,距離整個系統性崩潰的日子不遠了。因為我很想向平時不看國際新聞,不注意時事的讀者寫這個題目,就把這文章的一些東西翻譯在此。
因為防彈的出席,大家都知道這幾個星期,是聯合國大會舉行的日子。就在這個會期,幾個運輸物流國際組織,向聯合國大會發出公開信,呼籲各國政府恢復疫情前,物流業人士的行動自由(freedom of movement),及優先為全球從事物流運輸工作的僱員提供疫苗。聯署公開信的幾個國際組織來頭都不少,包括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Shipping (ICS), 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 (IATA), International Road Transport Union (IRU), International Transport Workers' Federation (ITF),它們總共代表著全球六千五百萬物流運輸業人士。
其實除了空運(客運)因為突然削減航班而有裁員,其餘海運陸運都出現嚴重缺人情況,文章指這是因為過去兩年,各國因為防疫,而長期對運輸從業員實行不仁道的措施,令願意繼續服務的員工愈來愈少。其中海運因為船員都是合約制的,疫情初期為免影響防疫及醫療物資供應,很多船員即使知道辛苦都續約,但這樣已過了一年多,物流組織表示年底前,會有不少船員因為怕聖誕節不能回家而不再續約。
過去一年多,各地因為封城,限聚,停工停學等等,大家的生活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不便與壞影響。但大家可能想像不到,因為各國防疫政策的不同,每月每日為大家運送日常生活所需的物流業員工,經歷的是什麼樣的日子,文章舉了以下這些例子:
~ 貨櫃船抵達一個港口,因上貨落貨,船員通常有幾小時甚至幾天的休息時間,船員可自由上岸休息/觀光/吃喝購物等。但自疫情開始,很多國家就禁止貨櫃船的船員,在抵岸後上岸,必須留守在貨船直至船隻離開為止。而即使一些船員因為要回家或轉換到其他國家的港口,一定要離船,不少國家(如香港),也限制他們的行動,主要是把他們隔離在酒店直至上飛機為止。我們一般人覺得,這是為了防疫必然要做的事,但對於船運從業員來說,上岸的休息時間,是他們幾星期待在海上的壓迫生活的一個平衡、一個期待。大家想像一下,就單只是連續幾星期,一日三餐都只可以吃船上設備可容許提供得到的食物,終於等到埋岸了,可以上船吃一兩餐正常飯,現在連這個期望都沒了。文章指,有船員試過整整一年沒上岸。
~ 另一個令船員拒絕續約的原因,是因為各國可能隨時關閉國境,船員即使已完成合約,理應可以從某港口乘飛機回家,但因封國,因突然停航,而被迫滯留在他方不能回家。在去年疫情高峰期,因為封國停航,而沒法正常轉移港口的船員達40萬人,更有船員因此而在原合約完結後的18個月被迫繼續工作。
以上情況雖然因年初開始接種疫苗,疫情稍為受控而有短暫改善,但出現Delta變種後,各國又再實施不統一,又即時執行的新防疫措施。
~ 因為不同國家,認證不同的疫苗,有船員被迫重複打不同牌子的疫苗,有船員甚至打了六劑疫苗。
~ 而亦因為全球疫苗供應不均,現時只有25%-30%的船員打齊兩針疫苗,因貨櫃船船員主要來自發展中國家如印度、菲律賓,疫苗供應有限。
~ 不同國家對貨車工人的防疫措施,也是令行業出現離職潮的原因。例如今年二月起,德國要求貨車司機入境時要有陰性測試結果。鄰國意大利為免一大埋司機在國境內滯留等測試,隨即實施同樣要求。這些安排,令很多司機要長時間,在沒食物沒醫療設備的情況下,停留在嚴寒氣溫不停做測試/等結果。
~ 上個月,就有船組人員,因為要進入新加坡港口修船,在七日內做了十次武肺測試。
~ 各國的抵步隔離政策,亦令不少船員、機師及空中服務員,每次回家都要在酒店隔離(香港是21日),當中大部份是無薪/使用假期。我就在YouTube見過空姐,只是做來回可能一/兩天的航班,而要每次在酒店隔離過的畫面。
以上種種,已沒提及各國因為疫情的發展,而無預告地突然封閉港口。例如上個月,中國就因為一個個案,就關封了全球吞吐量第三大的南京港口。之前六月,中國又把全球第四大的鹽田港口關了,要一個月後才恢復正常運作,當時已有新聞指,關鹽田港口的影響,比之前貨船堵塞蘇伊士運河的破壞還要大。
為什麼我會想寫這個題目?
從有武漢肺炎開始,全球各個國家,就一直是以自私自保的方針,對付這場疫症,所以我並不會天真地期望,這個物流業界向聯合國的呼籲,能改變得了什麼。
我只是想大家對現況了解多一點,只要各個國家的防疫政策不一樣,有嚴謹有寬鬆的態度,又因為疫情的上上落落,而推出五時花六時變的各種措施,其實不單只影響到要海外公幹留學,或是想旅行探親的各位。也並不單只令商品短缺、運費上升或物價急升。在過去兩年,大家除了要感激不眠不休的醫護從業人員作出犧牲的,亦應體諒千萬計的運輸物流業僱員,身心受損地為大家運貨,確保各地的生活能正常地運作。希望大家在批評在埋怨自己生活上的不便時,胸襟放寬一點,眼光放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