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2021

第一針

是的,今日下午,我去打了第一針武漢肺炎疫苗。

香港政府之前公佈,為香港人訂購的疫苗來自三間公司,分別是中國製Sinovac/Coronavac(科興)、美國德國合作研製的BioNTech(復必泰)、以及還未到港,由牛津大學研製的AstraZeneca(阿斯利康)疫苗。總共2,250萬劑,是香港人口的3倍左右,以每種疫苗各自需要打兩支計算,就是預多了約400萬人口的劑量。

我一向是信任醫護科學之人,對任何疫苗都沒有一般華人的抗拒不信任心態,自己亦會每年打流感疫苗,所以一直十分期待肺炎疫苗的來臨。

但即使對一般疫苗沒有抗拒,也不等於我會盲目地,衝去打不敢向世界公佈疫苗臨床測試有效率第三期數據(亦即最後一期)的大陸製Sinovac。所以,之前我亦只是一直等待著BioNTech的到臨。

香港的疫苗接種計劃,第一優先接種的五個群組有:(1)醫療場所工作人員、參與抗疫工作人員、(2)安老院或其他院社職員、(3)維持公共服務的人員、(4)跨境運輸、口岸/港口工作人員,以及(5)六十歲以上人士,或可加入最多兩位陪同人的七十歲以上長者。

我就是以第一優先接種群組,以陪同人士身份跟我80歲的爸爸預約打針的。

但是,即使家有一老,也並不等如你心急就可以跟著去打針。正如我上面提及,香港人(一般華人)不少對疫苗感到抗拒,總是覺得身體本來好好的,不要隨意輸入外來的東西(但平時吃什麼沒有經醫學或科學測試的保健/減肥產品又毫無顧忌)。香港人連打流感針也覺得是多此一舉,但就沒興趣了解,其實每年,香港因季節性流感引發的病患,所導致的實際死亡數字,比現時肆虐超過一年的武漢肺炎那200人左右還要高,那只是因為新聞不會每天公布“今天有幾多人死於季節性流感”而已。(註:香港的衛生防護中心,會定時更新流感高峰期的感染及死亡數據。最近一次,單只在2021年1月5日至2月12日這短短一個月左右,就錄得182宗與流感相關而要進入深切治療部或死亡個案,其中113人死亡!你看,六星期就死113人了)。香港人就是抗拒打針,老人家更甚。到現在,還是有非常多無知的人,以為疫苗就是將真病毒打入身體來引發抗體的。

我算是非常幸福的一群,因為我父母本身,也非常信奉西方醫學及科學,他倆老都會每年做身體檢查,亦每年會主動去打流感針。(我家是全家都不看中醫的)。所以當疫苗仍未到,但政府已公佈第一優先群組時,我已向父母報名,說如果他們想打疫苗,請預留一個陪同人士名額給我。因為AstraZeneca疫苗仍然沒有任何預計到港日期,那我們一家當然只會考慮BioNTech疫苗。

雖然父母都想打針,但因為我媽媽有輕微血壓高(不用吃藥),我們亦不想獨居的倆老同時打,萬一有什麼輕微副作用身體有不適也互相有個照顧,所以爸媽叫我預約時,我就說我跟爸爸先打吧,等我們打完一切正常,媽媽再控制一下血壓,到時才幫她預約。我爸爸到現在80歲仍很健康的,血壓/血糖/膽固醇等等全部正常。

當政府公佈BioNTech可進行預約時,那天早上9時正,大家就會在預約系統,看到像買防彈演唱會門票的“跑跑人”,我一見到時真的忍不住笑!但要等待的情況,只會有預約第一天早上才會發生,之後都不用等直接進入系統。(因要給爸爸看,所以預約用了中文版網站)


香港的預計系統,是會在你選了第一針注射日期時,自動計算及預約21日後打第二針的日期。


今日下午,爸媽就跟我一起去注射中心,媽媽只是在場外等著,也是為了跟打完針的爸爸一起回家有個照應。

打針過程很順利亦快速,我們預約的時間是下午2:30,離開注射中心還未到3時。

打完你會拿到書面證明,政府亦有另一電子系統可顯示疫苗注射證明,但我暫時沒有想過登記香港政府的電子系統,我還是等待將來各國發展的國際互通系統吧(現在已有幾個聯盟在做)。


說到最後,其實我自己,是不怕感染到武漢肺炎的,因為自己身體一向健康,相信感染到病徵也不會太嚴重。但為什麼我還趕著去打針呢?只是有一個原因,就是覺得已接種疫苗的人,出國入境與檢疫或隔離的措施,應該會逐漸放寬。真的,我只是為了方便出國才趕住去打疫苗。因為即使我現在打,要打完第二針,再等兩星期讓疫苗效力完全發揮,那已是四月底了。到各國未來幾個月,可能開始開放遊客入境時,起碼我已準備完畢。我美國的前夫,老爺奶奶,都已經打完兩針了。

因為香港預約打疫苗的人數不多,五天前,政府已將優先群組擴大至任何30歲以上人士及將要出國留學的學生。但現實一點的我,覺得到最後,香港的疫苗注射率,可能不到人口四分一,應該不能達到群體免疫的效果。那究竟到什麼時候,香港人才會積極一點到打疫苗呢?可能就是知道很多國家,很多場地或有人群聚集的活動,打了疫苗與未打的人,有很明顯的待遇分別,或不同的限制,那時候,香港人才會突然對“不想外來物進入身體”改變看法吧。















18/3/2021

因為金南俊........ 我........貪玩去了考TOEIC!

真的,只是貪玩才去考。


TOEIC全名是Test of English for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中文名稱香港/大陸叫“托業試”,台灣叫“多益試”,本文都是用TOEIC算了。

為什麼無緣無故去考TOEIC?

我真的只是為了貪玩,最主要就是因為防彈隊長金南俊(RM)前陣子在直播閑聊時,突然提到去年空閒時,去考了TOEIC,拿了915分,這是繼他十年前,還未出道仍是個初中(國中)學生時,第二次去考這個試,當年他拿到850分(聽力470/495,閱讀380/495)。他的TOEIC成績,時常被拿來用作他讀書成績好、聰名等等的介紹內容。我就是對這個考試覺得很好奇,現在閑在家又無聊,就去報考一次,看看自己實力如何(是的,我就是那種因為無聊及八卦閒在家而走去花錢報名考試的人)。

因為TOEIC是一個被很多學校及職場認可的英文試,考試過程都跟一般公開試一樣認真。香港的TOEIC一個月舉行一次,我在二月底某週六早上(很久沒試過早起床),去了青衣一間中學的禮堂試場應考。原來現場有一百人應考,比我想像中多人啊!我以為香港人都較喜歡考IELTS,因為政府職位,海外升學移民等,一般都有要求IELTS達某級數,反而很少見到對TOEIC的要求。這些英文測試對我來說都沒有實際意義的,我只是想看看為什麼那麼多人說金南俊拿了850或915分是好厲害,而且TOEIC的考試費用便宜過IELTS很多啊!IELTS的收費由HK$1500 - HK$2300,TOEIC的聽力/閱讀試(即南俊考那個)只要HK$730。TOEIC還有口說/寫作測試,是它們較新也較少人考的,那個考試費就要HK$1200。我原以為會有很多學生哥年紀的人去考,原來現場大部份應該都是職場人士,學生年紀的只有一兩成吧,像我這樣年到半百的就應該沒有了,不過有一個像小學生年紀的小妹妹,不知是否被父母迫來考,我想即使母語是英文的外國人,小學年紀就來考也太難了吧!可能我是少數毫無壓力來的考生,再次坐在學校禮堂的試場,令我心情好興奮啊!

其實在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對TOEIC是無任何認識的!大學畢業已二十多年,上一次去一個試場考筆試,亦已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1996年的政府職位招聘試,是我最後一次考公開試)。今天因為寫這篇文章,就介紹一下吧。

TOEIC是1979年開考的,是美國ETS(即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一個全球最大非營利教育測試及評估組織)管理下其中一項收費考試。與托福試(TOFEL)不同,TOEIC主要針對英語社會職場的需要。一般人都是考聽力及閱讀試,題目及分數都各佔一半,每邊各有100題,最高495分,總分即是990分,聽力試考45分鐘,閱讀試考75分鐘。另外,聽力部份為了公平起見,近年已將英國、美國及澳洲的英文口音並用。

因為我寫文章都喜歡做功課嘛,所以我亦在網上找到TOEIC在2019年發表,於2018年度舉辦的聽力/閱讀試數據及分析,報告有三十多頁,我就只列出應該是大家最有興趣的國家成績排行榜吧。原圖 表有幾十個國家,以下我只列最高分的一些及亞洲各國排名(這是平均分啊,mean score)。

 

Country

Listening

Reading

Total

(full score 495)

(full score 495)

(full score 990)

1

Canada

463

414

877

2

Germany

431

381

812

3

Lebanon

417

365

782

4

Belgium

400

372

772

5

Italy

394

369

763

17

Korea

375

303

678

21

India

347

315

662

30

Malaysia

342

269

611

38

China

294

277

571

40

Taiwan

307

255

562

42

Hong Kong

307

234

541

43

Japan

291

232

523

44

Macao

298

218

516

46

Vietnam

261

230

490

47

Thailand

282

203

485

48

Indonesia

263

208

471


對以上考試成績排名,大家意外嗎?我很意外啊!

第一是加拿大當然不意外,英文是加國其中一項母語嘛,不排第一顏面何存?但我很意外亞洲國家的成績排名那麼後,不是說亞洲學生是考試機器嗎?為何除了韓國及印度,都是排名30以外呢?

老實說,我覺得這個國家成績排名,完全反應不到這些國家的人民的英語水平啊!以實際生活/商業英語水平計,香港應該跟印度一樣排亞洲之首(噢,剛發現列表沒有菲律賓也沒有新加坡,可能沒有市場需要吧)。現在韓國能成為亞洲第一,應該主要是因為所有學生及職場菜鳥,每晚都在補習社惡補操練得來的吧,我一點都不覺得韓國人英語水平是亞洲之首啊!很多年輕人,基本上完全沒有英語聽力能力可言的!

另外一些有趣數據(我們在現場考試前都要先填問卷),是整體女性考生平均分是600分,而男性考生是570分。研究院學歷考生平均分是682分,有大學學位考生是625分,中學學歷的是516分,小學學歷的反而更多有529分(應該是在職場很久,日常工作已接觸到英語,可能比仍在學的中學生更易考到好成績)。至於職業類,最高分的是Service - Foreign Affairs,平均分高達738分,排第二的Service - Education (High School or below)有698分,相距不少。另一樣有趣的發現,原來有40%的考生已考過TOEIC三次或以上,他們的平均分是623分,而像我這樣重未考過就有30%,他們的平均分就是550分。

看來,防彈隊長金南俊,當年16歲以自修模式,就考到850分的成績,應該是值得讚賞的,後來的915分當然更厲害!(網上說韓國考生的平衡分是675分,全球平均就是500分左右)。

另外一點有趣資訊,是TOEIC的證書,居然是分成績而有不同背景顏色,分別是0-219分是橙色,220-469分是啡色,470-729分是綠色,730-859分是銀色,而860-990分就是金銀。這樣分等級好嗎?

但有一點,我是跟南俊,或者大部份考生,有著不一樣的想法。如果這是一個考核大家在日常生活或職場的英語溝通能力(考試的名稱強調"Communication"啊),那去應考之前,我覺得不應該做任何練習或舊試卷(南俊之前在網上放上做舊試卷練習的照片)。當我發現市面上有不少TOEIC訓練習作及準備課程時,我覺得好驚訝啊!我認為,除非你考完試以後,會一直這樣練習去維持你的英語水平,否則就應該什麼都不準備,像在去跟朋友逛街吃飯,而突然被抽去考試一樣,因為真正以這個狀態去考,才能準確地去測試大家日常的英語溝通水平(聽力/閱讀),我就是這樣去應考的。同一個道理,當年我去考Mensa IQ Test,也是什麼都不準備就入試場的。

最後最後,大家當然想知道我的成績吧!等了三星期,成績終於到手。



(註:在網上查看,這個分數如果轉為IELTS,大約是9級。975-990分都被定為IELTS的9級。)

我不知道可以說什麼,我反而很有興趣,想知道我在閱讀部份,100條題目之中,究竟錯了哪一條?還是因為我在填圈圈答案時填錯了?(註:閱讀部份490分即是答對99條)。我又有衝動再考一次去拿個滿分......... 因為在考試時,我一直沒有覺得有任何一條題目是有難度的。只是在考試時覺得:吓?原來考這些?有點太淺易了,起碼比香港中學文憑試英文科的題目容易許多吧。真的,在我的職場上,日常用的英語,比試題的內容更難更深啊!這個TOEIC試無論是聽力部份還是閱讀部份,所考的,都只是非常日常用的普通英語,似是生活用語多一點,聽力部份,連電視英語頻道的英文新聞報導水平都不如。不過可能在大部份私人機構,都只是需要寫簡短的電郵之類,可能可以應付得到吧。

在考完TOEIC等著收成績單前,我居然在YouTube發現,原來那裡有舊試題的錄像,不用上補習班買作業都可以啊,果然YouTube什麼都有!因為無聊,我又再貪玩做了兩個試卷,成績出來差不多,第二次我更把錄像聽力部份加速(大家要去考又覺得一定要事前練習的不妨這樣練)。

其實我可算是一個地道英語人,已達到母語程度,寫與講英語是不需要翻譯的。在美國生活多年,亦一早已發現,我英語的聽力,閱讀,寫作及會話,都比絕大部份本土美國人好,當然偶爾都會在文法上出小錯,亦不可能認識所有英語詞彙(本身母語是英語的人也不可能啊),但很多時都發生美國本地人看不懂,聽不明,談不通,寫不到,而我做得到的情況。這當然跟本身英語水平有關,但也跟常識或增進知識有關,你對各種各類的事知道得愈多,懂得更多,自己語言水平會更好,因為有時候聽不懂,看不明,寫不出,說不到,是因為根本對那些內容,那些詞彙,完全未見過未了解過。其實我寫作的能力,英文應該比中文好很多,寫作的速度亦比中文快非常多,在這個部落格我只刊登過三兩篇英文文章吧,我未移民之前,寫了幾年的另一個部落格,是用英文寫的。

好像聽過有人說,如果你是雙語/三語環境長大或生活的人,要斷定自己的母語是什麼,有兩個方法:(1)你的夢境用什麼語言(自己講/聽),(2)你用什麼語言記數字或做算術。我在過去幾星期,剛睡醒一刻有去刻意回想夢境,發現內裡的場景一直都用英語的(可能我發夢很少夢到現在日常生活的景況),至於數字,就要看在什麼時候發生,在美國生活的日子,記任何電話,編號等,我都是用英語記,唯一用中文,就是用乘數表,因為小時候學乘數時,是用廣東話學的,已根深柢固在腦內。

一個不是在英語國家出生成長求學的人,如何能達到母語級的英語水平,真的沒有一步登天的技巧,簡單說就是靠浸淫出來的,將自己的生活環境加重英語的滲透,例如多看英語節目/錄像,多看用英文寫的任何東西(就算是說明書“instruction manual”也可以多看)。即使現在回來香港生活,我日常生活所有範疇,一定會選英語(例如銀行或各樣登記戶口,看網頁有英語會先選英語)。至於娛樂,我自從17歲去了美國當交換生之後,就沒有再看過用廣東話的電視節目了(有時新聞除外),所以九十年代以後一些非常受歡迎的香港電視劇,例如壹號皇庭系列、妙手仁心、金枝慾孽、甚至他來自江湖、大時代等等,我都未看過(反而陸劇還珠格格、步步驚心、甄嬛傳我看過)。現在失業大半年每天待在家看YouTube,我也基本上只看一兩個有關煮食的頻道是用廣東話,其餘70%英文,15%韓文,15%國語吧。閱讀的話,網絡新聞我中英文都看,但書籍或fan fiction等,我只看英文。我用得最多中文的時候,就是寫部落格文章,所以為了維持我中學程度的中文水平,我一定會繼續用中文寫。

不過我這樣生活,並不是為了增進英語水平才會這樣,而只是我本身的生活模式,在很久以前,已經是一個西方思想/生活模式的狀態了,我在香港也有很多不同國籍的朋友,這跟一般香港人有些少分別。所以大家亦不用覺得要做到這樣極端,只要在日常生活,多加英文滲入的比重,久而久之英文一定有進步。

(後註:其實我一直不覺得南俊的英文很好。他的英語發音是非常好,但聽力與會話,及在歌詞內有限的寫作,其實都不太行。不過,以一個日常生活完全無法使用英文的外國人來說,他的英語水準是算高的。)

(後後註:我是否應該去收點英語會話交流的學生,或者幫人補習英語去賺點外快?哈哈!)















13/3/2021

Blaze........ 生日快樂!

今天(美國3月12日)是我家Blaze小姐14歲生日,媽咪祝你身體健康,繼續每日開開心心舒適地過日子!

爸爸今早早餐時,先給了她好喜歡的蘋果及草莓慶祝。

我提醒爸爸,Blaze以前生日會有冰淇淋當禮物的,他說晚上才給。

好有儀態及禮貌的Blaze,當然要等爸爸說OK,才可以啟動!


大家非常有空可以看她享受生日禮物的片段。可能是之前被點著的蠟燭嚇倒(Blaze膽很小,我以前也不會放蠟燭),又或者是等得太久,到真的可以啟動時,她呆了一呆,也可能年紀真的老邁了,聽覺及反應比以前差很多,就看她吃得那麼慢,已經是我還在是不可能發生的事。


無論如何,只要她身體還可以,我們已經很感恩,爸爸也說現在"I feel we're lucky every week." Blaze從來都不是一只活躍好動的狗狗,所以雖然現在年紀老邁,但她的生活日常沒有太大改變,來了我家剛十年了,就是十年如一日地過。

我的寶貝,你要繼續無憂無慮的跟爸爸過以後的日子啊!

(後註:我剛剛還跟爸爸視訊!是我離開美國三年來第一次啊!爸爸剛好帶Blaze去剪指甲然後去公園散步,他說現在Blaze聽覺變差,在戶外視訊應該聽不到我聲音,不怕會認得出來,所以我就一直看著Blaze一起去散步35分鐘了!)









10/3/2021

歷時兩個月的希望工程,終於完成!鼓掌!

花了兩個月時間,終於.........

完成了防彈團體版的鑽石畫了!請大聲鼓掌!👏👏👏

其實我上星期四已完成所有貼鑽石的部份,但通常完成了鑽石畫,都要把較厚較重的書籍放在畫的表面,壓實那些鑽石,平時壓一天就夠了,但這幅畫作太大,我怕上面的鑽石在上框時容易脫落,就壓上一星期,然後才上框。

以下就是上框後完成作較近鏡的錄像:


雖然我不知道其他阿米讀者對此有沒有興趣,但也分享一些製作此畫時的花絮:

~ 所有穿藍白衣服的成員,V(左一)、RM(右三)及Jimin(右二),要花的時間與功夫都較少。
~ 最花時間的,應該是Suga(左二),Jungkook(中間)的褲子及Jhope上衣的手袖,我都花了較多的時間。另外雖然Jin(左三)的衣服也用了非常多不同的顏色,但可能是全身上下的變化不大,我反面覺得還好。
~ 實物都是Suga及Jungkook兩個最搶眼,其實顏色深淺交錯愈多愈明顯,實物看起來就會愈吸引注意力。背景中間那扇門其實也很漂亮。

另外以下是如果你真的想買回來弄,我有些少心得分享。

首先,因為製作的時間很長,小石的顏色又多有90種而且時常更換,我強烈建議你要找到好的分隔容器將小石整齊放好,方便自己快速地拿到正確的顏色。

另外,我發現在膠袋上方,用筆畫好對應的符號,會節省非常非常多時間,不用每次都去看那張附上的數字/符號對應紙。


我亦建議你不要先上框(雖然我發現網上有兩個錄像都是先上框,但那兩位也沒有完成畫作)。即使你的家很大,亦有非常大的桌面可以將連框的畫擺放在上面,但你會發現連著框運作的靈活度大減,身體需要遷就形狀與方向,相反只用原本的帆布畫布來弄的話,小幅度改變只要扭動帆布就可以。而且先上框最大的缺點,是你將小石按上去畫布時,帆布底下是空心的(因為木框的高度),所以不論是貼小石也好,弄完要放重的書籍壓實也好,都不及原本帆布的平面貼服。先上框的第三個缺點,是原畫布蜷曲地放在盒內,打開時一定有摺痕不平滑,在那時上框容易令摺痕留在框上,貼小石時也會表面不平。

完成畫作後,一定要用書把小石壓實,如下圖:


辛辛苦苦把小石貼完後,不要前功盡廢,上框時花點心機時間去做,因為我在網上看到的錄像,弄出來的效果都不太理想。


我認為效果不理最大的原因,是附上的說明書太簡單,要特別留意的事項都沒有說出來。首先要準備尺子及沿筆。不要跟說明書那樣,只把木框放好“大概”的位置,而是要用尺及筆畫出準確貼木框的位置,即左右上下都預留4 cm,不然你貼上木框,再反轉幅畫時,很大機會發現框是傾斜了/不對稱,或是最旁邊的小石蓋過木框邊緣不見了。

另外一個容易忽略的地方,是你小心地觸摸木條時,會發現兩邊的感覺有點不一樣。其實一邊是垂直直角,另一邊是有很輕微的弧度的,有弧度的那邊應該是向外的。


第三點,就是在貼上每一條木條時,要拿起來用手在背後掃平(錄像示範),因為你會發現很大機會有摺疊起來的地方。


第四點,是在貼木框時,要同時將四個角落多出的帆布,插在兩條木框中間,插帆布這步驟不妨借助一把尺子或小刀,因為愈能把帆布完全插入,弄出來的角落位愈漂亮對稱。

最後是安裝把木框撐直的小木塊。你或者會發現,某些木塊本身太厚,根本放不進那條幼框內,但不要因此放棄不弄,因為那小木塊其實是用厚紙皮做的,我用界刀(box cutter)在木塊兩邊削薄了一層,就可以順利插入去,有這八塊小木的幫助,可以把畫作保養保存好一點。


這幅鑽石晝的面積實在太大,足有一個櫃子那麼高,我家是沒有地方擺放的,所以現在仍是放在客廳的地下,我也正在苦惱如果何置它!


弄完這幅鑽石晝,我少不免有點失落,因為過去兩個月每晚陪伴我的娛樂沒有了。弄鑽石晝是會弄上癮的,不過我是絕對不會買團體版另一款了,因為那款,只是黑色的小石就佔了整幅畫三分之二,不會太過癮。


(後註:最近找到一個較新的YouTube錄像,是一個阿米神速地用兩個多星期,就完成了這幅鑽石畫。她拍的不俗,有英文字幕,又可以看到完成作的閃爍程度,放在這裡讓大家看看。)















8/3/2021

又到防彈周邊匯報(三):專輯、DVD及會員禮

這是暫時最後一篇,都說我過去幾個月買得很少!

第一樣是官方歌迷會的季度限定周邊禮盒。防彈去年中新一屆歌迷會登記時,提供了幾種新的參加辦法,最基本是電子版會員,沒有以前一定包含的會員禮,但其他歌迷福利如常(如演唱會門票抽籤權、周邊或線上演唱會預購權等),這方式很方便對周邊沒興趣的歌迷(或只參加歌迷會想抽門票或買限量周邊炒賣的黃牛/團購)。今屆的年度會員禮是要分開買的,我那份仍留在朋友韓國的家。最後一個新增項目,就是會員季節周邊組合,成為會員後再加錢,就可以在一年四季收到周邊禮盒(郵費另付)。

第一季送來的算是冬季吧,內含一張團體照片、一幅布料製海報,及一件小毯子。


我很喜歡這個禮盒的披肩/圍巾/小毯子啊!首先它的顏色與設計含蓄,不是阿米不會知道跟防彈有關,所以日常用都可以(例如放在辦公室或坐在有空調的交通工具)。


另外在小毯中間加上開口,立即變成一件披肩,如果在腰間再加上腰帶速起來,更可即時變成一件上衣/外套!雖然到最後,我未必會捨得拿出來用(或者等演唱會時吧),但是比起他們大多數都是觀賞類的周邊,這真的是實用得來設計又精美!


第二季(即春季)的資訊已公佈,是郊遊野餐用禮盒,都是實用品,希望快點寄出吧!

之後是日本官方歌迷會的東西。日本歌迷會的運作模式,一向跟韓國不一樣,它們從來不會有一整盒的會員禮,新加入或續會,都只會送上很細少的紀念品(如行李卡套/鎖匙扣等),但它們就會定期寄一本薄雜誌給歌迷會成員(好像是一年兩次),每年聖誕亦會寄上聖誕/新年卡。而且日本官方歌迷會的網頁資訊更新,是非常頻密的,防彈為它們拍下的獨家錄像及照片很多,也會有日本限定的周邊是其他會員買不到的。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日本一般歌迷會的運作模式,但像我這樣兩邊都會加入的,就很滿意兩邊有分別,很多地方不重複的安排。

日本朋友要寄上一篇提到的口罩套及人偶,所以順便附上之前收到的雜誌及新年卡。



最後就是防彈最近出的專輯/DVD。去年11月推出的專輯BE,那時出的只有豪華版,當時阿米已在討論,幾時才會出普通版啊?!終於等到今年2月,普通版發售。以往他們習慣了出四個不同的普通版,每款有不同的概念照片,今次BE就只出一款普通版一款豪華版,內容大致上是一樣的。

由四版變兩版,整體銷量數字一定有影響(所以打破不了上張專輯MOTS:7的紀錄),但製作成本大減,豪華版的價錢也是普通版的一倍,所以最後的盈利應該差不多。而且Big Hit很聰明,以往會用簽售會再增加銷量,現在不用舉辦了,只要聯同幾間唱片店推出特製小卡,以全球阿米喜歡儲小卡的欲望,單只用這方法,已可補足之前辦簽售會的銷售數量。

因為普通版只有一個款式,所以我亦只買了一張。我是跟團購的,到店舖取專輯時才即場抽預購特典那小卡照片套,估不到我一抽就抽到最受歡迎的忙內Jungkook!果然他很喜歡跟著我,我看到現在這個卡套已炒賣到HK$400(張專輯才$140左右)!專輯小卡我就抽到Suga,我很久沒抽到他了,所以很高興!遲一些我美國的舊同事,應該會把他拿到的小卡也送給我,很期待!


至於DVD,就是剛出爐的Winter Package 2021,今年也不能在海外拍攝,所以走到韓國滑雪勝地東北部的江源道拍攝。


今次抽到的小卡是很可愛的Jimin(我之前也很少抽到他),而另一項隨機的底片式照片就抽到Suga。



就這樣了,過去幾個月買的周邊,真的不多呢!










5/3/2021

千呼萬喚,終於等到了.......... Dicon BTS

今日被門鈴弄醒,趕穿衣服去開門的一刻,一點煩躁感都沒有!

因為,期待已久的Dicon BTS相集終於送來,辛苦順豐速遞的叔叔,兩整盒合共13.5公斤重!

先來個大合照。



Dicon相集,是娛樂資訊媒體Dispatch為韓國偶像出的相集,現在出了十期,防彈曾在2018年的第二期已出過一冊,今次更誇張,不只團體出一冊,七個成員也各自有一本個人相集。Dicon的照片,都是Dispatch為被邀團體獨家拍攝的。上次他們就包括有跟著防彈去美國出席AMA頒獎典禮順便拍下及其他獨家跟著防彈行程拍的照片,今次因為疫情關係,主要是室內攝影棚拍攝,但也有機會於去年底防彈為Jimmy Fallon Show拍攝BTS Week時,獨家去了拍表演的場地,為他們拍照放在相集內。

不得不承認,Dispatch攝影師拍出來的照片,水準一直維持很高,今次亦不例外。而且今次各成員的幾個造型都非常理想,所以整體效果比2018年那一本更佳。

一知道Dicon BTS今次一共出八冊時,我有一刻猶豫過是否只買團體版,但在12月初看了第一個宣傳影片,見到忙內Jungkook的造型,大概了解這次的概念後,基本上已沒有再想太多,覺得七個成員的個人相集也要帶回家。


買齊八本相集的價錢(加運費)當然不少,不過這次Dispatch也算是賣大包了,隨相集附上的贈品非常多。首先團體版,相集以外,另加了10張小卡、貼紙、月曆及8張海報(團體加個人)。


而每一個成員的個人相集,都是雙封面設計(一黑一白),再附加5張個人小卡、個人月曆、雙小牌鎖匙扣及以2019年聖誕節曾刊登過的照片來造的風琴式裝飾。








這批相集都是在去年12月預購的,Dispatch是知道預購量才開始印製,本來說農曆新年前運送,但後來又說要延期。因為我買的全是英文版(內有訪問),交貨的時間比韓文版更遲了一兩星期,拖了又拖,終於在今日收到,幸好貨物無損無爛。

如果你只買了團體版本,或某成員的個人版,那我告訴你們當中的分別。

這批相集全新拍攝的照片只有兩輯,就是室內的白衣服及黑衣服(V是紅色)各一輯,另外加上的照片,之前都在Dispatch/Naver網頁出現過,包括:
~ 2019年3月White Day拍下那輯家居服照片
~ 2020年2月去紐約參觀BTS Connect大型戶外裝置藝術品New York, Clearing時拍的照片
~ 2020年9月為Jimmy Fallon BTS Week在景福宮拍攝時的照片

團體版本沒有White Day的照片,只有成員個人相集有。另外團體與個人版的後半部BTS Connect與Jimmy Fallon Week的照片是一模一樣的。而新的兩輯黑衣白衣照片,個人版的照片數量就多出團體版該成員的一至兩倍左右吧,而且個人版也加上黑衣白衣照片拍攝時一些幕後照,其實那些幕後照也很好看。

至於訪問內容,團體版就豐富很多,因為多了介紹防彈歷年成績/經歷的介紹,亦有BE專輯每首歌音樂構成的簡介。至於成員個人的探訪,也有些少不一樣。

結論就是,如果負擔得起,買七個成員的個人相集,可以多很多的拍照,也可以不買團體版,除非你想要那些附加的小卡及海報等。

這本相集個人英文版每本HK$237,團體英文版HK$315,而韓文版一本更便宜HK$20左右。我可以告訴大家,買這批相集,比起花差不多的價錢,去買訪問他們的海外雜誌,才得那幾頁紙化算多了。不得不讚賞, Gmarket的順豐運費真的超級便宜,接近14公斤的海外速遞,兩天之內到家,運費才HK$236,如果是香港郵政,一小盒普通空郵也超過這價錢。

這次的小卡製作質素也很高,卡片很厚,也很高清。七個的小卡都是同一系列的,白衣照兩張(一張自拍),黑衣照三張(一正面一側面一自拍),另外一張聖誕相集的自拍照。









我今天只認真看過團體相集的照片,個人版及訪問內容都未有時間看,這批相值得用心慢慢看。

題外話:之前宣傳這本相集時,有阿米說因為Dispatch這娛樂資訊社的狗仔隊會跟蹤藝人,揭偶像或藝人的秘密戀情,亦曾報導防彈成員一些壞新聞(例如忙內Jungkook去年去梨泰院消遣),所以杯葛Dispatch不會買它們出的相集。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防彈每次去美國出席頒獎禮(包括珍貴的第一次AMA),唯一可獲獨家跟著拍照的,就只有Dispatch?Dicon這本相集,明顯地,就是各偶像團體送給Dispatch賺錢的機會,大家又不妨看看Dicon過去10期,有那些偶像出現過?什麼時候出現的?防彈這次付了買路錢,未來兩年沒有戀愛緋聞被揭的機會率應該相對提高!








2/3/2021

與故友去旅行........

之前在翻看香港電台時期的舊相片時,亦看到其他一些舊照。

六年前,我在這裡寫了一個好朋友/好妹妹不幸患病離開的遭遇(兩篇文章在此在此)。

看舊照片,看到我與她跟其他幾個朋友,在2005年一起去泰國曼谷及芭堤雅旅行。不看照片還好,看了就想起,照片上另在一個朋友,亦已在幾年前病逝,她倆都只有三十出頭,都是善良又對生活有熱誠的年輕人,你說生命何其脆弱?其實我亦有兩個中學同學在十多年前已離世,所以能活到老真的並非必然,我對身邊人患病離世的消息,除了慨嘆之外,已不會感覺意外。

不過這次不是要說這些,而且因為看到舊照片,順便寫一下當時的泰國之旅(海豚兒說喜歡我“話舊時”啊)。

那次泰國之旅的記憶,其實已非常模糊,因為都是十幾年前的事了,記得應該是十分即興之旅,其實只要同伴合得來,去哪裡都無所謂,我對旅程景物沒印象,但對心情就有深刻印象,因為玩得很開心!

那次我們四個人去,應該只有由德國來香港工作的男性朋友沒去過泰國,所以我們沒有想過要去什麼必到的旅遊景點,記憶去過的有一個古蹟(是廟或宮殿已忘了),去了水上市場,及有一天去了芭堤雅海灘。

下面跟我拍照的兩個朋友,都已經離開了。(粉紅背心就是我那個妹妹,印度籍的朋友是一直在香港生活長大的,後來去了英國及結了婚,可惜不久就病逝了。)


這是我在水上市場為他們拍的,記得那天好熱,還剛好遇到國際選美佳麗來拍攝(忘了是環球小姐還是世界小姐),總之見到一群穿上晚裝,加上高跟鞋每個差不多六呎高的美女在水上市場走來走去!


那幾年,我跟那個妹妹雖然差不多每星期都見面,但我們的合照不多,因為她喜歡做相機後的人,以下這張是僅有的幾張,就是我們在芭堤雅拍下的。


那天亦是我第一次弄henna tattoo (不知道中文翻譯)。在遊客區,都會有販子遊走遊客之間兜生意,我們一整天都在沙灘消磨,所以除了妹妹外都弄了些。另外兩個朋友都是弄大型的,一個在肩膀畫上整條龍,另一個在小腿畫了些圖案。而我,因為體型太纖瘦,覺得畫太大型的會不好看,就選了畫兩個小的,兩個都是蝴蝶,一個在胸前,一個在背部尾龍骨位置(師父是男人,但大家不要太驚訝,我是不太介意被人觸摸身體的,師父每天碰到各式各類人身體的不同部位應該已經麻木)。


這張照片就是我們都弄好紋身後拍下的,我背部那個紋身這張照片太遠看得不清楚,就是泳褲上那一排黑色的東西,是隻蝴蝶再兩邊加上些花紋。


因為朋友們都是年輕人(都比我年輕十年左右),那次我們可算是窮遊,選便宜的旅館,坐tuk tuk及公共交通,食也是去到那裡餓了隨便選一間小店,跟我之前一年自己去的超豪華曼谷之旅相反(文章在此)。不過我也是無所謂的,窮有窮玩,貴有貴玩,都一樣開心!因為大家都是很會開玩笑,很容易高興又不麻煩的一群,只要沿途大家嘻嘻哈哈已經很足夠,我也很久沒有玩得這麼開心了,看到照片那快樂的回憶就回來了。

朋友們,你們都好嗎?謝謝你們給我很快樂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