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幾日颶風桑達的新聞,很多人(尤其經常經歷颱風的香港人)不明白為何一個一級颶風(美國最低是一級,最強是五級),會造成這麼嚴重的人命財物破壞。
我就在這裡作一個簡單的比較吧。
近年襲擊香港最強的颱風是1999年9月懸掛, 做成2死逾500人傷的「約克」, 當年打破了懸掛最長時間十號風球的紀錄(11小時)。
先比較一下簡單的數據:
最高風力: 約克80.7mph 桑達 90mph(登陸後是85mph)
最低氣壓(氣壓愈低,風暴愈強): 約克976millibars 桑達959 millibars
降雨量:約克 總雨量284mm(11吋) 桑達覆蓋太大,目前為止New
Jersey最多12吋 Delware最多10吋
Jersey最多12吋 Delware最多10吋
以上只是目前我找到的一點數據,香港的一個十號風球,看來跟美國的最低級一級颶風差不多。但風並不是造成大破壞的主要因素,水才是!大家記得南亞和日本海嘯吧。
桑達後期移動速度增強至每小時20英里,若我估計沒錯,要一個1000英里直徑的大圓圈由一邊走到另一邊,前後也要50小時,即使颶風邊緣地方風力不強,還是要用上一天以上吧,而且雨是不停的下呢!所以到今天星期三了,桑達已登陸了兩天,美國內陸其他州仍受她的風和雨影響。
香港為何不會這樣?香港迎面受風的方向是港島東南及南面,南區有什麼?南區沙灘後是一座山,風經過一座山已不會出現storm surge,維港兩旁一定不會受影響,偶爾也只是海怡半島及杏花邨這些迎面風眼位大浪一點。
只是下雨也沒什麼可怕之處,叫得做Frankenstorm,一定有其驚嚇之處。桑達登陸的週一晚上,剛好是潮水上漲的時間,潮水漲也沒有什麼大不了,每天也漲一兩次呀!最慘星期一亦是月圓初十五(約克登陸那天是初七),是每月最高的大潮,加上一個超級大面積颶風,加上不停的降雨,造成今次風暴最大的破壞,是storm surge(又名風潮或風爆海嘯)。
美國紐約曼哈頓區、新澤西州沿岸(如大西洋城)受嚴重破壞,都是因為storm surge,那並不是大浪一次次拍岸的衝擊,而是潮水持續高漲到像海嘯一樣入侵水平線以上的地面,而且這是長時間的入侵,風暴未走、潮漲時間未過,水不會退。
香港為何不會這樣?香港迎面受風的方向是港島東南及南面,南區有什麼?南區沙灘後是一座山,風經過一座山已不會出現storm surge,維港兩旁一定不會受影響,偶爾也只是海怡半島及杏花邨這些迎面風眼位大浪一點。
你又可以問,紐約新澤西州為什麼要在沒遮沒擋的受風位建高樓大廈及住宅?其實,紐約及新澤西一向不是颶風正面襲擊的路線,平常的颶風,基本上走到最北到我住的州(北卡)就會登陸,我們東南邊面對颶風的經驗多很多,準備也充足得多。如果你將地球當一張地圖一樣打橫放,紐約新澤西的緯度就跟北京差不多,你見過打風打到北京天津那麼北的地方嗎?你也不會期望這些地方會一直為storm surge作準備吧,這次在美國也是百年一見啊!
其實東北面各州的州政府要求沿岸所有居民強制撤離,已大大減少人命傷亡,要知道要強制撤離所有Lower Manhattan及新澤西沿岸數以十萬計的居民有多難?大家也記得沙氏時的淘大花園吧。紐約皇后區Breezy Point一場火一晚燒了超過100間屋,暴風令猛火一發不可收拾,但因為當時正水浸消防車不能進入,若不是居民都聽話一早撤離了,沒有一人死傷根本不可能。現在發現的死者其實有部份也是枉死的,例如在風暴時出外拍照觸電死,不肯撤離而在家浸死等。
美國打風的另一大影響,是停電。桑達襲擊高峰期,美國大約有800萬人受停電影響。美國地大物博,供電的電纜不可能像香港般埋在地底,因為成本上做不到。地面上的電線杆受強風大雨長時間襲擊又或者被倒塌的大樹打中就會倒下,供電就會停,電話/互聯網情況一樣。現在我們南面晚上氣溫只有攝氏2-3度,北面更冷。水,可能再過幾天就會退;電,應該要更長的日子才能恢復供應。
美國東北地區在風暴後兩天已逐漸回復正常,我自己就覺得值得自豪。